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發布的《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建設與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相适應、與新技術相融合、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助力我校教師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積極推進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申報,學校将舉辦“一流本科課程申報與建設研修班”。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内容
研修将從國家教育政策理念解讀、到金課設計方法傳授、再到金課建設工具實操、金課申報要點講解,多維度探索五大金課建設的落地之道,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二、培訓專家
研修特邀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拟仿真和社會實踐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傅鋼善、北京理工大學李鳳霞等5位專家現身說法,科學有效地助力教師申報金課。專家簡介附後。
三、培訓方式
研修班采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微信掃碼填寫相關信息後即可加入研修班。班級二維碼如下:
四、參加人員
全體一線教師。
五、課程安排
1.課程直播時間如下:
2022年9月17日 9:00—11:00、14:00—16:00、19:00—21:00,
2022年9月18日9:00—11:00、14:00—16:00
2.授課安排如下表:
時間 | 活動内容及安排 | ||
9月17日 9:00 — 11:00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主題 | 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實施策略 |
内容 | 1、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申報書的關注點 2、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内涵分析 3、線上線下教學的差異化分析 4、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資源保障 5、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研究 | ||
專家 | 傅鋼善陝西師範大學 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負責人 | ||
9月17日 14:00 — 16:00 | 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主題 | 教育新生态下的虛拟仿真一流課程建設與思考 |
内容 | 1、虛拟仿真一流課程的建設目标與評價标準 2、虛拟仿真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 3、如何設計實現虛拟仿真實驗 4、案例分享 教育新生态推動着高等教育的新變革,四新背景下的數字化戰略作為新一輪教改的抓手,引領着教學資源的大規模智能升級改造,将會使一流本科工程走向新的高度。報告分析了虛拟仿真一流課程建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技術賦能的必要性、适度性和示範性”,同時提出了在虛拟教研室模式下虛拟仿真一流課程的跨區域協同共建共享方案。并以北京理工大學的課程為例,分享了建設與申報的一體化教學方案,以求與領域同仁交流探讨虛拟仿真一流課程建設與教學落地問題。 | ||
專家 | 李鳳霞北京理工大學 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負責人 國家級大學計算機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 ||
9月17日 19:00 — 21:00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主題 | 基于社會學習理論的社會實踐課程建設與申報要略 |
内容 | 1、社會實踐課程的否決性與評議性指标 2、社會實踐課程建設發展曆程與重難點 3、社會實踐課程的資源挖掘與教學方法 4、社會實踐課程的目标設定與考評機制 5、社會實踐課程的教學設計與代表案例 6、社會實踐課程的說課技巧與視頻實錄 | ||
專家 | 吳旭平福建農林大學 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負責人 | ||
9月18日 9:00 — 11:00 | 線上一流課程 | 主題 | 線上一流課程建設:教學設計與疊代建設 |
内容 | 1、慕課設計與制作方法 2、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革命:從慕課到混合式教學 3、申報線上國家級一流課程的經驗和注意事項 4、案例分享 該講座中将會系統分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的相關要求和評審标準,結合案例解讀一流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實踐應用與總結提煉。 | ||
專家 | 馮菲北京大學 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負責人 | ||
9月18日 14:00 — 16:00 | 線下一流課程 | 主題 |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創新——以《病理學》為例 |
内容 | 1、線上金課設計制作 2、線下教學環節中體現金課兩性一度 3、申報經驗分享 | ||
專家 | 裘瑩清華大學 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負責人 |
請各學院高度重視,積極組織一線教師參加研修班并采取措施保證研修實效,切實助力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
未盡事宜請聯系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張晶程燕青,電話:83105269(5269)。
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022年9月16日
專家簡介:
1.傅鋼善,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2009年)、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018年),教創賽、青教賽評審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标兵,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獲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2009、2018)、兩屆陝西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陝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陝西省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立項課題研究“特别突出貢獻專家”,主講課程《現代教育技術》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17年獲評陝西師範大學首屆“教學終身成就獎”。
2.李鳳霞,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北京市教學名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虛拟現實與仿真計算,任國家級大學計算機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是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兼任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信息技術新工科産學研聯盟虛拟仿真教學資源建設工委主任,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北京地區工作委員會主任。曆任教育部高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虛拟現實與可視化專委會副主任。
3.吳旭平,教育學博士、生态學博士後。福建省引進人才﹐福建省科技特派員,獲“校教學名師”、“金山學者領軍教學人才”、“省優秀終身教育志願者”等稱号。先後任教于福州大學﹐現為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校教發中心培訓師教研組組長。教學成果方面﹐獲得2門國家級、3門省級一流課程認定(線上、混合、社會實踐),主持教育部及省級教改項目10項,獲全國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在社會服務方面,兼任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農村成人教育專業委員會顧問、福建省全民終身教育促進會秘書長、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福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顧問、福州市女性社會組織培育指導專家庫成員。個人實踐教學事迹被學習強國、央廣網、福建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道數次。
4.馮菲,北京大學數字化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主要研究領域為數字化學習、在線教學和混合式教學。開設慕課《教你如何做慕課》(首批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和《混合教學成功要點》,培訓數十萬教師,曾獲得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5.裘瑩,清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負責人。北京市青教賽醫學組一等獎選手指導教師。清華大學教學顧問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兼職教師。主講的《病理學》課程榮獲“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主講的《走近醫學》課獲國家線上一流課。